馬總統任內首度遭逢的倒閣案,在藍營掌握國會優勢下,以46票贊成、66票反對而未過關。從票數差距看,倒閣過程可謂既不驚也不險。不過,親民黨轉支持倒閣案,仍顯露一定的政治訊息。最重要者,是政府整體的施政表現若再無起色,即便有國會多數的表決優勢,但隨著「後馬時代」日漸跛鴨,「日頭赤炎炎,隨人顧性命」的景況必會在藍營愈演愈烈,馬政府的艱困將可預見!

倒閣案失敗後,陳冲內閣暫得喘息,但他欠黨籍立委的人情,一方面得靠施政成績來償還,讓黨籍立委能對選民有交代;另方面,個別立委對政府部門的壓力必然升高,類似青輔會主委陳以真那樣直接槓上黨籍立委蔣乃辛的事件,恐怕會平添執政團隊「變生肘腋」的頻率。至於,黨籍立委也附和綠營所點名的幾位不稱職部會首長,那更是未來一段時間裡,眾所矚目的「留校察看名單」了。陳冲內閣能喘息多久?答案是:沒有!

陳冲內閣今天又召開會議,希望能再找出對策,提出讓民眾有感的施政方向。但平心而論,「老狗」若吐得出「象牙」,政府又豈會陷入當前處境呢?這段日子以來,在馬總統一再督促下,陳冲內閣不只一次提對策了,但提來提去,「方向感」倒不見得不對,產業結構則須大破大立藉由「創造性的破壞」企求升級,然而,「笨蛋,關鍵在執行力!」。正因執行不力,許多企業渴望的鬆綁,卻遲遲鬆不了綁!民眾期待的突破,常勉強突了口,卻遲遲達不了陣!單舉一個馬總統第一次選舉時提出的「桃園航空城」為例吧,搞了幾年,遲遲不見實際進展,導致馬總統一提再提此案,讓人感覺只是在炒冷飯!而問題關鍵所在的土地徵收,事涉中央、地方的執行責任歸屬,中央是國民黨施政,地方是國民黨縣長執政,這問題陷入瓶頸,責任能推給別人嗎?

度過倒閣震盪,不算難事;但解決不了施政的執行力,才是真正大麻煩。綠營存心搞抵制,固有失反對黨的風格,可是解鈴之責,難道不是在執政團隊嗎!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