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想要回到沒有健保的日子,民眾可能生不起病,一人生病就拖垮全家?應該沒有人願意失去健保吧!

過去十數年台灣實質薪資沒有上漲,但別忘了,在這期間,台灣人獲得的醫療照護價值,大幅提升。如果全民健保破產了,瓦解了,誰受害?不會是有錢人,他們負擔得起昂貴的商業醫療保險。受害者將是中產階級,生活裡的不確定風險大大增加;是弱勢民眾,生病了無法得到合理的醫療照護。

明明是一項讓多數人受惠的重要制度,然而面對健保,尤其是相關二代健保的種種改革,社會在目前景氣差和不滿政府的情緒下,卻出現各種批評,好像誰都不願意多付一點錢來支持健保,覺得多付保費就是吃虧。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,幾乎每一項都引來反彈。但冷靜分析,反彈的程度是否有點誇大了?

例如,銀行是否誇大了拆單的成本,硬是把從利息中抽取保費的作法,控訴為不顧民間疾苦的制度。很多人痛罵補充保費勞民傷財,卻不思考,過去只以薪資為保費基礎,不計其他收入來源的做法,根本不公平。

如果每個人都不想多出錢,政府也不敢堅持立場,明知現在退讓只會出現難以彌補的財務缺口,卻還想做出討好的降費率之舉,那麼唯一的結果,就是健保破產。如此明顯的災難,我們現在不理會,還要繼續逃避,逃避到一切都無法挽回的那一刻再來後悔、再來彼此指責嗎?

正確的做法,當然是以維持健保「永續」為前提,多管齊下,讓健保擁有堅實的財務基礎。過去五年內,健保局已經七次降低支付藥價,大幅壓低藥廠利潤,盡量清查浪費和浮報情事;另外在降低健保行政流程造成的資源浪費上,也仍有進步空間。還有僑民、陸生、外籍人士等「非常態納稅人」的特殊身分者,應該要和一般納稅的國民區分,另行設計合乎保險精算、而非社福性質的方案,避免由納稅人補貼。這些都是該做、可以做的改革。

政府要有魄力擔起管理者的責任,更應誠實、誠懇說服民眾承受公平合理的保費責任,大家一起努力別讓健保垮台。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