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年,半世紀,50年前的小學生,今天可能已經要領退休年金了。一個人,一個儀式,經過50年歲月,是身心疲憊,滿面滄桑?還是老兵不死,瀟灑依舊?

「金馬50」,這題目在台灣莫名其妙被政治染色,很多議題無法就事論事,此刻也許應該去看看走過50年的007是什麼模樣。

007,已經變成電影史上的一個符號。今年倫敦奧運的開幕式裡,英國女皇和007演員一同跳傘入場的畫面,向世人展現「 007是英國國寶」的自豪。第一集的「第七號情報員」於1962年上映,今年正好慶祝50周年紀念,推出的第23集007電影裡,也因此充滿了大量「向老兵致敬」的元素。是英式幽默,50周年電影裡的007,一度鬍渣滿面,老態畢露;是英式瀟灑,「龐德老矣,尚能飯否」的疑問同時,仍傳達了越陳越香、寶刀未老的訊息。

007以一系列電影,走過高峰走過低谷,持續半世紀而累積了形塑影史一個象徵符號的強大力量。相形之下,「金馬50」本來應是華人影壇的大事,今年卻只不過因為台灣影片得獎失利,就被一片嘈雜之聲攪亂軍心。某些立委向來就以「來亂的」為志業,幼稚的言論或不值一哂;但立委和行政官員之間的對話,暴露出台灣不僅是電影產業、而是整體文化領域裡官方思維的錯亂。例如立委要求文化部在三個月裡速提「振興台流風影視音五年計畫」,這整個「提計畫」反映出什麼樣的概念?以「台流迎戰韓流」的思路就能救台灣電影嗎?這和「國片不得獎就停辦金馬獎」,不是一樣狹窄、一樣沒見識的言論嗎?

我們不是從影評的角度討論最新的007電影好不好看,而是對照人家站在電影專業上,如何把「007的50周年」發揮極致,雖然老兵不死,但該凋零的也只好凋零,該新生的必然也會新生。一部電影不只是技術上讓人眼花撩亂,人性哲學上也饒富深意,50周年紀念能做到讓世人矚目的地步;而台灣以井底之蛙的見識,自況金馬獎是「華人的奧斯卡」,能不心虛?50年走來不易,我們期待「金馬50」返還專業,千萬莫毀在政治手裡。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