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2月以來,「痛苦指數」一路往上飆,8月更達頂點7.83%。什麼是「痛苦指數」?
1970年代,美國經濟學家歐肯將失業率、通貨膨脹率(物價年增率)相加,創造了「痛苦指數」(Misery Index)。當時痛苦指數衝破13%,總統福特被對手卡特抨擊是「美國史上最糟總統」,最後敗選,黯然下台。
歷史往往嘲笑勝利者,卡特上任以後,痛苦指數直逼22%;雷根一句「選民的日子是否比四年前好過?」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,成功打敗卡特,贏得1980年美國總統大選。
痛苦指數之所以受人重視,在於「失業率」和「通膨率」應該是一升、一降。試想,一旦失業,哪有錢消費、刺激物價上漲?反之,當市場暢旺,失業率下降,人們購買力強,物價往往跟著上升。
如果失業率高,收入不穩,物價又一直漲,豈不身在「悲慘世界」了。
儘管痛苦指數簡單明白(在家只要按計算機,就能自己算!),卻也有缺陷:有經濟學家透過實證研究分析,痛苦指數低估了「失業的殺傷力」,失業比通膨更讓人痛苦;也有人認為痛苦指數過於簡化,應該衡量國內生產毛額(GDP)等其他指標。
此外,痛苦指數不能只看短期。舉個例子,今年8月因為颱風,加上畢業季,痛苦指數創下今年新高;但根據主計總處上周公布的數字,9月物價壓力稍稍緩解,難道大家就「比較不痛苦」了嗎?
而拿痛苦指數來跨國比較,也有問題,主計總最近比較今年上半年亞洲四小龍的痛苦指數:台灣5.6%、南韓6.1%,新加坡7.2%、香港8%。如果說台灣是亞洲四小龍是「最不痛苦的」,一來是鴕鳥心態,二來各國對於失業率、物價的感受並不一樣,台灣薪資長期原地踏步,物價就算漲一點點,感受還是很強烈!
痛苦指數必須跟自己國家比,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,台灣的痛苦指數高達7.67%,是1981年二次石油危機後的最高點;今年1到8月,痛苦指數已經達6.06%,比去年的5.81%還要高。當痛苦指數拉警報,民怨肯定更深了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