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在臺北有些歷史街區或景點,頗能引發人們中秋賞月時發思古之幽情,如大稻埕歷史街區、北投溫泉博物館等地。隨著時代發展,人們賞月的地點和活動更多了親子團圓烤肉的氣氛,近年來臺北市政府便在河濱公園開放烤肉區供民眾使用,一些休閒農場、燒烤店也很適合全家出遊賞月「烤肉趣」。對於一些只想就近找個地方賞月的民眾,住家附近的鄰里公園則是「舉頭望明月」很好的選擇。
●大稻埕歷史街區
老街風華,月老牽成
大稻埕,這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及文化的區域,由於航利之便、港埠開放及包容進取的民風,讓此地很早就蔚為國際知名的茶市,洋行、外僑群聚,締造「茶香歲月」的榮景,在此區設立臺北最早的洋樓街,也是臺北新文化的搖籃,正適合做為「中秋賞月穿越劇」的舞臺。民眾不妨透過幾種方式來此地懷舊。
首先,可以到大稻埕碼頭參加藍色公路中秋夜航賞月活動,循著藍色公路的航程,遙想當年千帆過往的景象。
|
或者民眾也可以沿著貴德街、西寧北路、延平北路等幾條充滿歷史遺痕的街道,伴著月光漫步,追索大稻埕如何成為臺灣現代化思潮的起始點和新文化運動的搖籃。或是想像自己置身於昔日的江山樓、東薈芳、春風得意樓、蓬萊閣等地,欣賞旗亭藝旦文化,看商賈政要、文人雅士詩文酬唱、吟詩作對的風流韻事。而至今猶存的茶葉大亨陳天來故居「錦記茶行」的豪華大宅,則見證昔日大稻埕榮景,令人想像當年仕紳商賈在此間出入、登樓望景、在陽臺一邊品茗、一邊遠眺淡水河夕陽或月色的愜意……。
迪化街也是來到大稻埕不可錯過的歷史舞臺,這條不到一公里的街道,是許多臺灣知名企業的發跡地或淵源地,例如新光集團、統一集團、台鳳集團、聯華食品、光泉食品、義美食品、旺旺集團、南僑集團、六福村……等,打造上千億的商業傳奇。除此之外,此處更是南北貨、茶葉、中藥、布匹批發集散地,不妨來此遊逛尋寶。 來到迪化街,除了可賞遊保留完整的巴洛克式建築、閩南建築、長形街屋形制等外,還可光顧許多在地老店如林復振、乾元行、李亭香餅舖,或是文創新基地小藝埕、URS127公店等地,也可到大稻埕戲苑觀賞傳統戲曲。而最不可錯過的就是到此地信仰中心──台北霞海城隍廟朝拜,尤其是期盼在中秋節能夠「花好月圓人團圓」的單身男女,可以來此地拜月老。
廟方人員吳孟寰表示,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除了是中秋節,也是月下老人的生日,這天台北霞海城隍廟舉辦中秋節暨月老聖誕的相關活動,目前廟方已促成將近6萬對國內外佳偶,至今年(101年)農曆6月止,已有3,967對佳偶帶著喜餅來向月下老人答謝。今年的月老誕辰會配合中秋節,於國曆9月29日(農曆8月14日)舉辦活動,內容包括:分送月下老人公仔給有緣人、月老慶生、傳統婚俗體驗(拋繡球、扮新娘、上花轎)、中秋晚會等,在國曆9月30日還有子弟戲表演,精彩可期! 若是意猶未盡,還可應景到李亭香百年餅店購買傳統漢式、臺式或西式月餅、前往朝陽公園旁的百年老店有記名茶選購茶禮,與家人親友在自家庭院一邊品茗吃月餅、一邊賞月,別有一番逸趣!
▲台北霞海城隍廟
地址:迪化街1段61號
電話:2558-0346
●北投溫泉博物館
公共浴場再生,月琴同好大會師
今年由交通部觀光局舉辦的「臺灣十大觀光小城」票選,北投名列其中,在今年中秋賞月去處名單中,自然也不容錯過!特別的是,即日起至9月30日在北投溫泉博物館舉辦「2012臺灣月琴民謠祭」,尤其中秋節前夕,館前大草皮將舉辦一場全國月琴國寶及同好的大會師,民眾正好可以攜家帶伴,帶著月餅、在月光下觀賞月琴演出,可謂人生一大樂事!
北投溫泉博物館位於北投公園旁,前身是一座公共浴場。早期由於北投溫泉旅館的消費昂貴,去的人多半有錢有勢,1913年,臺北州廳仿造日本靜岡伊豆山溫泉,興建這座公共浴場,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。建築占地約700坪,為兩層樓房,一樓為磚造,二樓為木造,外觀採英國維多利亞式「洋風建築」基調,浴場空間設計有拱廊、彩繪玻璃等西洋建築風格,浴池及榻榻米大廳則採用日本傳統建築做法,為當時東南亞最大的公共浴場。據說當時日本裕仁皇太子及國父孫中山先生曾到此一遊,至今北投當地仍引為佳話。
這次「2012臺灣月琴民謠祭」的主要推手、臺灣民謠大師陳明章正是老北投人,由於深感月琴是臺灣民謠相當重要的原生力量,特別選在北投溫泉博物館舉辦月琴民謠祭活動,和舊雨新知的月琴同好互相切磋琴藝,也讓國寶級的藝師與新一代的樂手,有互相交流及觀摩的機會和舞台。
本次活動將於館內榻榻米活動空間展示月琴彩繪裝置展,舉辦月琴歌謠講唱會和臺灣民謠薪傳同樂等。而活動的重頭戲,就是9月29日週六的中秋節前夕,在館前戶外大草皮舉辦「簡單、隨意、心花開」臺灣月琴歌謠同樂會,屆時國寶月琴藝師朱丁順、楊秀卿、陳明章、李炳輝、林生祥、高閑至、臺灣唸歌團……等月琴同好將大會師,相信能帶給觀眾難忘的「中秋暗瞑」。
▲北投溫泉博物館
地址:北投區中山路2號(捷運新北投站附近)
電話:2893-9981
※延伸閱讀:
‧與今昔景點 一同舉杯邀明月 (下)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臺北畫刊》九月號第536期】
留言列表